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站:每日300多艘船舶的繁忙景象

发表时间: 2022-08-09 06:38

封川古城墙。

如今的封川古城。

封川县城砖特写。

古城内的居民依然过着平静的生活。

在封开,有这么一座城堡,它始建于唐代,经历沧海桑田,见证了封开千年发展变迁,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它就是——封川古城。

始建于唐

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封川古城坐落于封开县江口街道北山之南。古城的存在,使封开的历史更见厚重。封川古城从唐代就有,可谓经历了沧海桑田,我们现在看见的封川古城墙,是明正统十四年(1450年)修筑的。

此后,封川古城一直为县治所在地,修葺、改建20余次。新中国成立后,封川、开建两县人民政府曾合署在此办公。

1958年冬,封川与德庆并县后,当地人民修堤筑路,城址屡遭拆损。现仅存南门及东西城墙(400余米)。

1961年,开建县和封川县又合并为现在的封开县。

青砖砌筑

曾是旧时岭南地区的中心

400余米长的城郭呈长方形,城墙为青砖砌筑,墙厚数米,高约9米。城砖特制,每块砖上都印有文字,或为“封川县造”或为“封川军造”“封川城砖”。

封川古城背倚北山,面临西江,构成一个“回”字形城堡。古时候,城之南门曰“长靖”,城之东北门为“遵化”,城之西门叫“镇宇”。在东北及南门上分别建“镇北楼”和“巩南楼”。如今只看见南城门呈拱圆形,用红褐色砂岩石块砌成。门之上原嵌有“古封州”石匾。(今已佚)。据《封川县志》记载:古城背北山,东、南。西南临东山河、西江。北有壕堑(深20余米,宽10余米),与东、西、南三面的护城河构成一个“回”字形城堡。

城上修筑有门楼、串楼、角楼、敌楼、望楼、串屋、更铺等200余间,此外城内还设有县署、教谕署、训导署、典史署、城守署,武庙、城隍庙、万寿宫、常平仓、监狱等。可是随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现代化大潮不可逆转地改变着封川古城面貌。

封川人说封川话,专家说,封川话是粤语的活化石。古封川处于旧时整个岭南地区的中心,只要你静下心来,就能听到城砖隙缝里的古粤语余音,听到和谐年代市井的喧哗。

三江交汇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转站

由于邕江、贺江、西江三江交汇于此,封川古城从而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有代表性的中转站。

清朝初年,封川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成为两广的重要商贸集散地。码头装卸不绝,每日行舟300多艘,一片繁忙。民国时期,水道上只有排筏、木帆船,不少人都以装卸为生。那时由于水运价格低廉,无论是普通人出门还是商家运货,首选的都是走水路。从广西运来木材、土产,又从广州运回盐糖。

封川城外有一条古街,600多米长,街道宽三四米,全部用花岗岩石条铺垫,一直通向码头。在这条清代修建的商业旺街上,如今仍然保留着多幢清代中期至民国时期的商铺。走在古街,那狭窄的青石巷,随处可见的老商号、古作坊都在向世人展示着曾经拥有的辉煌。无论如何,你都能读出历史的厚重悠远和民风的朴实无华。年久失修的老屋,依然坚挺地站立着,只是饱经风雨的洗刷之后,笑容欠奉。

古朴韵味

屋檐浮雕已斑痕累累

封川古城具有古镇和古村所散发的魅力,那种古朴韵味更能深深地打动人心。这里没有热闹的车马喧嚣,没有耀眼的五彩霓虹,有的只是岁月的刻痕、千百年累积下来的深厚文化。走进古城,如同走进了一幅幅传统的乡土画卷:“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封川城内的原居民依然在村里平静地生活。时不时可以看到肩挑手扛的壮汉或拿条长凳坐在阳光下打盹的老人,每家屋前屋后种着几棵黄皮树,暗黄的果实点缀着古村的青瓦灰墙。在这里行走,不必介意是否景点,只需静静欣赏它沉寂的美。有的老人家三三两两聚着聊天,他们说的内容不得而知,但这闲散的画面能让人觉得旷达,平生心事一笑了之。

如今,你看不见当年的状元街,也寻不到当年的庙会。居民屋檐上的花草虫鱼的浮雕已被岁月侵蚀得斑痕累累,但还隐约地看出昔日艳丽的色彩,逼真的形象,精致的雕工。门楼无一例外地饰以精美的雕塑,体现豪华和富贵,气韵灵活,表达了封开人的美好愿望。

或许是文明时尚引导,现代都市人不约而同地将怀旧的触角伸到“历史的冰箱”,于是封川古城内30多处康乾盛世时期保存下来的古街、古井、古码头、古民居、古集市这些“藏在深闺人未识”的东西也一夜之间走俏起来。只是,春风从南吹到北,斜阳从东转到西,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人情如何冷暖,在这里都只是说不尽、道不完的超脱、悠闲。

综合南方+封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