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浓郁的茶,承载百年的深情

发表时间: 2023-06-09 22:21

国际日报安化讯(记者管光通 汪兆基 特约记者谭进阳)要问湖南最早的茶学教育基地和茶叶生产基地在哪儿,当属褒家冲茶场。褒家冲茶场即原安化县茶叶试验场(简称安化茶场),坐落于安化县城南区褒家冲,其前身是湖南茶事试验场,沿革于1917年创办的湖南省茶叶讲习所。这里曾经是中国第一所茶叶学校,与安徽祁门、福建福安、江西修水同为国内最早的四家茶叶科研单位之一,最早集茶叶教学、科研、生产于一体的国有茶场;这里曾经是茶叶专家的摇篮,成就了冯绍裘、黄本鸿、彭先泽等著名的茶学大师;这里曾经与湖南省白沙溪茶厂、湖南省安化茶厂共享安化茶叶产业界三驾马车之盛名。

褒家冲茶场百年历程,在从事茶叶技术教学、制茶设备研发、茶叶产品研制、黑茶产品试验、茶叶资源调查、茶叶品种改良、茶叶栽培技术推广、土壤分析改良、筹办茶业贷款、组织茶农合作社等方面,为我国茶产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取得了很多优异的具有独特成就的科研成果。

1933年4月,茶场收购了原租用的黄沙坪白泡湾谌姓山地270余亩。1936年7月,湖南茶事试验场改为湖南省第三农事试验场。

拥有了多个湖南第一

褒家冲茶场原为1917年创办时的湖南省私立茶叶学校,到1920年更名为湖南茶叶讲习所,1928年更名为湖南茶事试验场,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更名为安化试验茶场。它是湖南的第一家茶叶学校、第一家茶事试验场、第一家茶叶科研基地、第一家湘茶机械生产的开创者、第一家最大的集茶叶科技与生产于一体的国有茶场。

1950年,杨开智场长(第二排中)与茶场职工合影

诞生了多名茶叶专家

褒家冲茶场作为湖南最早的茶学教育基地,在发展历史上成就了三位茶学大师:一是红茶大师冯绍裘,“滇红”创始人,原为安化试验茶场第三任场长;二是茶学专家黄本鸿,安化茶厂第一任厂长,原为安化试验茶场茶技师;三是黑茶理论之父彭先泽,湖南省白沙溪茶厂第一任厂长,原为安化试验茶场茶技师兼茶场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的褒家冲茶场,致力于茶叶技术人才的培训。1952年,负责主办了省农林厅茶叶产制技术训练班。1953年,受西南农林部委托,举办了西南茶叶干部学习班,有西南五省保送的学员40余人参加了学习。1958年7月,又创办了安化县茶叶学校,设高、初中班,学制二至三年。毕业四期,共二百余人。与此同时,还结合生产,为湖南20多家茶叶生产单位培训了大批茶叶加工技术人才。它还是华中农学院、湖南农学院、中南茶叶干部培训学校等省内外大专院校茶叶专业毕业生的实习场所,并肩负了实习指导责任。

1956年4月,褒家冲茶场新建茶叶初制示范厂。

取得了独特科研成果

褒家冲茶场自创办以来进行的茶叶科学研究,取得了很多优异独特而又成熟的科研成果,并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推广。

一是1932年冯绍裘担任场长期间,从上海引进茶叶机械5台,开湖南茶叶制作机械化之先河。1938年开展的制茶机械研究与创制,发明了铁木结构的抖筛机、拣茶机等茶叶机械,是湖南红茶精致机械之始祖;

二是1958年最早研制成功的分级红茶(即红碎茶),在我国茶叶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彻底推翻了“湖红无好茶”的论调,并成为国家出口茶产品(红碎茶)的重要基地之一;

三是1962年开始作重点课题的黑茶试验,测定了几种主要生物化学变化规律,初步涉及到黑茶制作中的基础理论实质,并在园艺学报、茶叶科学等杂志上发表了研究论文三篇,引起了国内有关单位的注重与重视,还被各大专院校编写教材时所引用;

四是褒家冲茶场注重的茶树裁培试验,如茶园深耕、施肥、修剪、合刈、采扎、丰产以及植保方面的虫情预测预报等试验项目都取得了显著成绩,陆续在《农业学报》、《茶叶季刊》等刊物上发表了论文和科研成果119篇;

五是自1950年开始全面调研全县茶叶品种特性,1963年在云台山建立了良种选育基地,1979年选育出的茶树新品种—湘安28号,被列入地、县科研重点项目,并在全县推广。褒家冲茶场至今保存的茶叶科研样品、原始文献档案,是我国茶叶界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

创制了著名绿茶品牌

褒家冲茶场技术人员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任场长、中茶公司湖南分公司副总经理、毛主席夫人杨开慧烈士的长兄杨开智先生的带领下,通过挖掘安化名茶遗产,并借鉴国内外名茶制作经验,经历四年多的反复试制和总结提高,于1959年创制出绿茶珍品──安化松针。“安化松针”于1959年代表安化科研成果赴北京向国庆10周年献礼。

“安化松针”品质具有独特风格,经国内科研、农业院校和有关茶叶单位的专家审评,认为“细直秀丽,翠绿匀整;状似松针,白毫显露;香气馥郁,滋味甜醇;汤色清澈,叶底匀嫩;形质俱佳,逗人喜爱”。“安化松针”以安化高山云雾茶叶为原料,用独特的传统工艺手工制作,制作极为精巧,其制法分为 :鲜叶摊放、杀青、揉捻、炒坯、摊凉、整形、干燥、筛拣等八道工序。各道工序有一套严格的技术标准。为了保证品质,对鲜叶原料要求极高,采摘极为讲究,采用清明前一芽一叶初展的幼嫩芽叶,要求没有虫伤叶、紫色叶、雨水叶、露水叶。成品茶要求齐整,不能有节间过长及特别粗壮的芽叶。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高级农艺师邹传慧参与创制的安化松针所获荣誉证书。

“安化松针”问世不久,即以独具的特色,跻身于全国名优茶行列,声名大振,饮誉海外,屡获湖南省、国家及国际大奖。1962年被评为湖南三大名茶之一,1989年2月被评为农业部优质农产品,1994年8月荣获乌兰巴托国际商工贸博览会金奖,从1991年至2001年连续被评为湖南省名茶,2005年10月被评为湖南十大名茶之一。

百年茶场再铸辉煌

为了弘扬和传承褒家冲茶场历史文化,发展褒家冲百年茶业,在安化县政府及县城南区管委的大力支持下,褒家冲茶场于2015年10月改制为湖南省褒家冲茶场有限公司。新公司承继了褒家冲茶场百年文化和品牌,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化松针传统制作技艺”,肩负着再创百年茶场辉煌的历史使命。百年茶场的文化底蕴,知名品牌的荣誉效应,因此而孕育了今天褒家冲茶场有限公司欣欣向荣的局面。

为了公司的长期发展,褒家冲茶场在安化经济开发区黑茶产业园购地30亩,建设标准化茶叶精制加工车间、生态茶园观光、褒茶文化体验中心、褒茶文化博物馆、褒茶文化广场等融合为一体的“安化松针茶旅产业园”。

安化松针茶旅产业园

回望历史,湖南“茶业复兴”的潮流,从未停止涌动。如今,湖南已发展为五彩湘茶的局面。湖南省褒家冲茶场有限公司是湘茶大军里的一员,拓展茶叶产品,做品牌推介会,未来可期,湖南省褒家冲茶场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俐说:“我们不想丢掉辉煌历史,希望改制后的褒家冲凭着前辈们留下的心血和我们的努力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