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传承:云南傣族慢轮陶制作技艺的深度探索

发表时间: 2023-09-15 17:31

编者按

8月中旬起,由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出品发行的云南省情系列微视频《美丽云南》(第三季)更新上线。继2022年成功推出31集后,今年计划推出69集。该系列微视频以“世界遗产”“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云南特有民族”“云南美名”“云南美物”“云南旗舰物种”“云南非遗”“云史”“云山”“江河源”十个系列选题出发,串联起云南万物,为观众诠释一个意象万千的美丽云南。敬请关注!


今天

跟小布一起看

《悠悠慢轮转千年——

云南非遗:傣族慢轮陶制作技艺》



陶器,是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世界制陶工艺不断革新,为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求,快轮技术逐渐取代了慢轮工艺。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中国西南边陲,是傣族的聚居地。起伏的山脉、绵延的热带雨林和滚滚的江流,造就了其优良的粘壤土质,形成了天然的地理屏障。相对封闭的信息交流使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得以在此沿袭。

美丽的热带植物

傣族自古喜欢用陶,傣族制陶史至少可追溯至四千年前。明代《百夷传》记载:“百夷人……唯陶冶之器是用。”制陶的傣语是“板磨”,俗称“土锅”。

造型各异的慢轮陶

制作慢轮陶时,舂土、筛土、拌沙、渗水、转盘、制坯、打坯、烧陶等一系列环节,来不得半点急躁。水的柔和、土的敦厚,培育了傣族温和的性格,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制陶人。

制陶技艺一直流传至今

木质的底座,套上石材做的轮盘,将泥料放置于轮盘上,制陶者用脚转动转盘带动陶轮旋转运行,借其转动之力,用泥条盘筑加工具拍打的方式拉坯成形。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以水与土的柔美融合,穿过千年火光的炙烤,始终如一地保持着这个民族朴素的智慧。

傣族慢轮陶特有的操作轮盘

傣族人民世代脚踏黄土,傍水而居。以水养性,以土筑身,以火炼魂,傣族独特的慢轮制陶文化由此产生。

傣族制陶用的是一种叫“伊利石”的粘土,这种土质粘性好,可塑性强。刚取的土不能立即用来做陶,必须先晾晒干,然后用脚碓舂成细土,再用筛子过筛。

在舂筛好的土中掺入一定比例的沙子,加水,开始“和泥”,这是水与土的初相遇。把和好的泥土放入一个大钵中充分溶解发酵后,才能用来制作陶器。

和泥

经过搓条和盘条的工序后,将盘筑好的泥胚放至太阳下晾晒到半干的状态就可以进行修正(塑坯)了。将泥料放在陶轮上,借其转动的力量,用捻拉的方式使之成型。一张木凳、一个慢轮,一转一打,一拍一拉,整个塑坯过程需要平心静气,精雕细琢

塑坯


最后拍打花纹,制陶人用木拍拍下与南方新石器遗址出土陶器印纹相似的纹路,多为绳纹、斜方格纹等,这是追溯,也是传承。之后把成品陶坯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让它们自然干燥,阴干后的陶坯便可进行烧制。

制陶者们拍打陶器


傣族慢轮陶采用无窑露天的烧制方法,先铺一层树皮和木屑,然后将晾晒好的陶坯侧着从大到小摆放整齐,用稻草包裹好之后,再用泥土密封,开几个孔用来出气,让料草均匀焚烧。焰火绕土而舞,陶土乘火而铸。

露天烧制

随着技艺的发展,现在的慢轮陶制作者们增加了新的技艺——上釉。釉色晕染后的陶器则摇身一变成为华丽的珍藏品,被选用作佛寺等建筑的装饰品、旅游的纪念品等。

给上釉后的傣陶雕刻纹样

制陶在傣族的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傣族慢轮制陶保留着从无窑堆烧向有窑烧制过渡的初级形式,弥补了关于人类原始制陶史研究的空白,是一座活的制陶历史文化博物馆。

各式各样的慢轮陶制品

起初,相对封闭的环境也影响了傣族在慢轮制陶技艺传承上的观念。随着更多民族文化涌入这片热土,开放包容的傣族人民也积极接纳新事物。近年来,傣族慢轮制陶这门被称为“制陶活化石”的传统手工技艺受到更广泛的社会关注,从西双版纳本地人到世界各国华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学慢轮、制傣陶的队伍中,“活化石”也真正活了起来。

慢轮陶传承与发展

2006年6月,西双版纳傣族慢轮制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如今,慢轮陶已成为了西双版纳州知名的旅游产品。

慢轮陶制品成为旅游热门单品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傣族慢轮陶传承者敬古而不泥古,守正笃实,久久为功。

傣族慢轮制陶,心、眼、手、脚,配合缺一不可。四千多年火与土的咏叹碰撞着现代文明,口传心授的慢与静捶打着新的信念。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古老的,也可以属于未来。

资料: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信息员:何燕
编辑:郭晨泽 孙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