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的魔力:用非遗砚雕技术打造歙砚茶盘

发表时间: 2024-01-20 13:58

非遗文化,大部分人听上去虚无缥缈,概念含糊,但真正落实到的时候,你就会崇拜,或者感叹老祖宗的智慧与成就。这几年过来,我看了太多太多的非遗文化,从雕刻到刺绣再到武术等等,几乎每一个都让我流连忘返,因为这不仅仅是文明的一种象征,更是人类智慧的开创。而我本人作为90后的一位非遗传承人,深知自己的能力有限,也很难在认知上掀起很大的风浪,但我还是想我们家乡的非遗砚雕文化介绍给大家。


我们地处江西上饶婺源,原本属于古徽州的一府六县之一,后面改革开放,我们被划分到了江西。而在我们当地,有一种非常有历史文化底蕴的东西,而它就是——歙砚。当提起歙砚的时候,你们大家的认知可能是知道它是四大名砚之一,是古徽州歙县的产物,但其实真正算起发源地,还是江西婺源,因为婺源有一个砚山,所有的歙砚原料都是产自于砚山,所以婺源也被称为是歙砚的原产地之乡。

歙砚石,因为细腻温润而出名,发墨好、不吸水也不开裂,所以一直被广大砚友们所喜欢。而我们原本也是从事歙砚雕刻文化的非遗传承人。但是后来发现,大的石头做砚台不实用,而且很多人也觉得大砚台不方便携带,所以我们就把歙砚雕刻技艺,融入到茶盘雕刻当中。基于砚台开池的一个基础,演变出了茶盘的一种全新开池,让歙砚雕刻文化以及歙砚文化换一种粉丝,重新与大家见面。

我今天就用一个厂里老师傅设计的茶盘来给大家做介绍,这个茶盘其实在设计上是要花很大功夫的,因为这块石头太“奇怪”,整个石头都是凹凸不平,而且石皮长得也是比较乱,所以我们如何利用石皮的俏色,以及这块石头本身自带的高低层次,去布局设计成茶盘呢?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看完师傅的绘画设计手稿,我们再来看成品效果,看到成品我们可以直观的体验到这种立体感,不仅石皮保留的恰到好处,而且画面感也是跃然纸上。左手区域,师傅利用它的层次厚度,雕刻了一个高山小溪流水的效果,上方做了一个平台,但是平台的边缘会赋予一定的流水元素,这样子会给你一种很形象的感觉。除此之外,还在底下做了一个小的木板桥,为的就是有一种小桥流水的山水意境感,当然,我们设想一下,远处的高山小溪流水,近处的小桥过渡,是非常符合逻辑,以及乡村景色的。

设计往中间偏移,我们可以看到底下有一个依靠着湖泊边缘而居的茅草屋,茅草屋上方还有一个烟囱,利用烟囱产生的炊烟,形成了上方的一个放东西的平台,我觉得过渡与衔接都很好,也很出众。然后配上房子边上的一个人物,烘托出了人间烟火的气息,隐居深山,很惬意的感觉。

总的来说,我们为什么坚持非遗文化,一方面是为了生活,另一方面这也是为了传承,有些文化只能过通过一代一代的人去给它保留下来,不是一件物品,也不是一封书信,这种文化看不见也摸不着,只能是通过人的手去创造出来。所以我作为新时代的传承人,还是比较希望歙砚文化以及歙砚石茶盘文化能够被大家认可。那么你们觉得这个石头的设计方式怎么样?当然这也是众多设计当中的冰山一角,不过我还是希望大家可以给我们一点意见,这样子我们才能够进一步优化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