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舞天空,雷动大地——绍兴三江潮水的历史回响

发表时间: 2016-09-05 21:46

钱塘江河口段,历史上有过三条流路,史称“三门变迁”。 “省城东南龛、赫两山之间,名曰南大亹;禅机、河庄两山之间,名曰中小亹;河庄山之北,宁邑海塘之南,名曰北大亹,此三门形势横江截海,实为浙省之关阑也。”自春秋至宋代钱塘江入口在南大门;南宋时曾一度到海宁(今盐官),随印南返;明末清初改走中小门,至康熙五十九年(1720),江道又由中小门全部移至北大门;乾隆十二年(1747)人工开通中小门,安流12年后至二十四年(1759),又改走北大门迄今。

图一 三门变迁示意图

历史上绍兴三江口(钱塘江、浦阳江、曹娥江)潮水浩大而神秘,《越绝书》卷四中句践曾这样描写古越后海的水环境:“西则迫江,东则薄海,水属苍天,下不知所止。交错相过,波涛浚流,沉而复起,因复相还。浩浩之水,朝夕既有时,动作若惊骇,声音若雷霆。”历史上诸多思想家、文人学士探索潮起潮落的缘由,描述三江潮水激荡澎湃的气势和魅力,留下不朽篇章。

一、王充论伍子胥兴潮

王充(27~约97)字仲任,上虞人,出身“细族孤门”,东汉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一生历光武、明帝、章帝、和帝四朝。

王充的家乡在上虞曹娥江畔的章镇。这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青山环抱,盆地连绵起伏;古代会稽、上虞、嵊县在镇西南相交,交通便利;曹娥江至此江面开阔,水清流畅,青山映照,蜿蜒北去,是一块地灵人杰的风水宝地。其地人文历史极为悠久和丰厚,相传舜诞生于曹娥江边,大禹治水毕功于了溪。王充出生于这块土地,从小就受到山水和风土文化的化育。认识故乡的水环境、潮起潮落是王充探求宇宙之谜,究天人之际,辨析万物真谛的重要方面。

图二 王充《论衡》

王充关于对潮水的认识在子胥兴潮说中有集中阐述。王充所处时代,广泛流传着伍子胥被吴王夫差杀后“煮之以镬”之后投之于江,于是伍子胥怨恨之气冲天“驱水为涛,以溺杀人”之事。王充在《论衡·书虚篇》中认为,今时“会稽、丹徒大江、钱塘浙江,皆立子胥之庙。”目的是为了“慰其恨心,止其猛涛也。”对这流传数百年的民间传说和潮起潮落、汹涌浩荡的钱江大潮,王充在文中细分缕析,首先认为“夫言吴王杀子胥,投之于江,实也;言其恨恚驱水为涛者,虚也。”不存在伍子胥被杀投之于江会产生怨恨驱水的情况,他列举屈原、申徒狄、子路、彭越类似伍子胥之死的情况,而不为怒涛进行反证,指出何独伍子胥可以为涛?又进而比较,伍子胥之身躯不知投于何江也?有丹徒大江,有钱塘浙江,有吴通陵江,却只“浙江、山阴、上虞江皆有涛。”难道是将其躯体,散置在这三江之中吗?时过境迁“吴为会稽,立置太守”,伍子胥之神又为何怨苦不息?为涛不止?进而伍子胥“怨恚吴王,发怒越江、违失道理,无神之验也”,逻辑上都说不通。又从人的生死之变上论述“生任筋力,死用精魂。子胥之生,不能从生人营卫其身,自令身死,筋力消绝,精魂飞散,安能为涛?”如子胥之类,数百千人,乘船渡江,不能越水,而子胥成为羹葅,为何能成有害?

以上王充通过细心思索、对比论证、逻辑分析、常理推测、生与死的能量、道义要求等证明了子胥为涛之不可能,否定了这一传说之虚妄。

既然否定了子胥为潮之不存在,那么潮水是如何形成?作何解释呢?王充认为:“夫地之有百川也,犹人之有血脉也。血脉流行,汎扬动静,自有节度。百川亦然,其朝夕往来。犹人之呼吸,气出入也。天地之性,上古有之”。潮汐这种自然现象是自古就有的,与天地共生。“其发海中之时,漾驰而已;入三江之中,殆小浅狭,水激沸起,故腾为涛。”“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大小满损不齐同。”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从天文、地理两个方面对涌潮现象所作的科学解释。

总之,子胥兴潮只是一种神话传说而已。王充的精到观察、严密推理、合理解说,揭示了其实质。其论证反驳,可谓入木三分,锐不可当。

二、燕肃潮碑

燕肃,字穆之,益都(今山东潍坊)人。大中祥符九年(1016)出任广东提点刑狱,又于天禧五年(1021)出知越州,次年移知明州,仕途所涉均充系南海与东海的沿海区域,尤其是在知越期间,亲眼目睹、亲手实测了举世闻名的钱塘江到曹娥江之涌潮,故有是碑。又从文中所述自大中祥符九年观察潮位“十年用心”可知,该文应撰于天圣三年(1025)或稍后。另绘有《海潮图》,惜已佚亡。

此文先录自宋姚宽(1105--1162)的《西溪丛语》他记述:“旧于会稽得一石碑,论海潮依附阴阳时刻,极有理。不知其谁氏,复恐遗失,故载之。”之后《嘉泰会稽志》卷一九又记载了此碑文并写明为燕肃撰。

该文为燕肃在十年海潮观测基础上,论述了潮时、潮位、潮波、潮流与日、月运行之间的内在联系,及钱塘江涌潮的形成原因,是继东汉王充《论衡·书虚篇》之后的我国古代又一篇著名经典潮论。

图三 曹娥江潮

三、张岱记白洋潮

张岱(1597-1689)一名维城,字宗子,号石公、陶庵、蝶庵,六休居士,山阴人。张岱是记述人物掌故,世俗风情的高手,观人察物,另具只眼。他在《陶庵梦忆》有《白洋潮》文,记载绍兴市西北滨海处白洋山一带观潮之所见,写得非常逼真,气势宏伟,读后如人亲临其景,惊心动魄。

白 洋 潮

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岁岁如之。戊寅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

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渐近喷沫,冰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半空雪舞。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先辈言:浙江大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

张岱另有《白洋看潮》诗:

白洋看潮

潮来自海宁,水起风一抹。摇曳数里长,但见天地阔。阴阒闻龙腥,群狮蒙雪走。鞭策迅雷中,万首敢先后? 钱镠劲弩围,山奔海亦立。疾如划电驱,怒若暴雨急。铁杵捣冰山,杵落碎成屑。聚然光怪在,沐日复浴月。劫火烧昆仑,银河水倾决。观其冲激威,寰宇当覆灭。用力扑海塘,势力难抵止。寒栗不自持,海塘薄于纸。一扑即回头,龟山挡其辙。共工触不周,崩轰天柱折。世上无女娲,谁补东南缺?潮后吼赤泥,应是玄黄血。从此上小亹,赭龛噀两颊。江神驾白螭,横扫峨嵋雪。

图四 张岱《陶庵梦忆》

四、范寅论三江口潮沙变迁

范寅(1827--1897)晚清绍兴学者,著有《越谚》,主要是记录当时越地(绍兴)方言的作品。书中还对越地风俗、伦理、气象、农业、地理、聚落发展都有涉及。很有价值和意义的是其中附论中有《论涨沙》《论潮汐》《论古今山海变易》三篇,对绍兴的历史沿革,三江口的淤涨、潮汐、滩涂,越地山川变迁,以及沿海一带的产业经济都有较详尽记述。范寅很重视实地调查,亲临第一线观察记录、综合分析。如《论涨沙》文中记沙涂变化就是他当时实地观察的第一手资料:

越之有涨沙,沧海将变桑田也。其初艐船,继而露于水面,可卤、可芦、可茅、可棉,至于可瓜豆,即转黄壤为黑坟,堪埒塘为桑田矣。其在前者,吾详考而为《古今山海》一论。其目睹者,咸丰元年辛亥二月初吉,送胞兄赴皖,至西兴石塘卜话别,但见洋洋水阔十里者,钱塘江也。以石塘为渡头,兄跨脚上船,一颿径去。明年夏,兄归应乡试。秋初,予赴皖,亦渡钱塘江。由石塘上船,隔水沙二里许矣。月涨年高,予亦数数往还江上。三十年间,已由芦茅棉而稔瓜豆。其涨沙之地,上接闻堰,下至海宁对岸。昔年十里江面,今惟中流一泾矣。此越城西壤涨沙焉。

他还能从自然环境、历史发展、社会调查、经济发展上综合研究越地的变迁和发展思路:

今海有涨沙,是天赐之田亩也。宜择高淡者,开垦归民;低咸者,刮淋归灶。其或卤地多于盐引,即低咸者,亦令民蓄淡种棉艺榖。棉毅丰,则衣食足;衣食足,则上赢国课,下靖民心。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善于推理判断,提出前瞻性的论断。如在《论古今山海变易》中提出“自句践二千三百余年,山则继长增高,海则涨沙成田”的观点之后,由此推定:“不出百年,三江闸又将北徙而他建矣”。历史发展证明他的论断之正确。

图五 范寅《越谚》

五、鲁迅记曹娥江潮

鲁迅好作越中山水之游,他在《辛亥游录》中记述了绍兴镇塘殿处所见到的滨海苍凉的自然景观,以及著名的曹娥江潮水。

八月十七日晨,以舟趣新步,昙而雨,亭午乃至,距东门可四十里也。泊沥海关前,关与沥海所隔江相对,离堤不一二十武,海在望中。沿堤有木,其叶如桑,其华五出,筒状而薄赤,有微香,碎之则臭,殆海州常山类欤?水滨有小蟹,大如榆荚。有小鱼,前鳍如足,恃以跃,海人谓之跳鱼。过午一时,潮乃自远海来,白作一线。已而益近,群舟动荡。倏及目前,高可四尺,中央如雪,近岸者挟泥而黄。

图六 镇塘殿段萧绍海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