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遇见:一方砚台,千年传承的故事

发表时间: 2021-03-31 15:56

红丝砚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品,更是非常珍贵的文房至宝。

早在唐宋时期就享有盛誉,被誉为诸砚之首。

据红学家端木蕻良考证说,“红丝石砚即脂砚斋之脂砚也”。

就连颜真卿、苏东坡、欧阳修、郑板桥等这些文人雅客都是它的忠实真爱粉。

而这个“众砚之首”, 在文坛极具地位的红丝砚却在明清时期断产了。

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山东的手艺人又在临朐老崖崮,

重新发现了红地黄丝石,断采数百年的红丝砚终获“重生”。

尹杰就是土生土长的临朐老崖崮人。

自从接触了红丝砚便一发不可收拾,开始了他毕生的追逐。

仅凭着对制作红丝砚的一腔热爱,义无反顾地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困难。

他二十年来一直致力于红丝砚文化的发展传承,保护稀有的红丝石资源。

更是带动村民们发展红丝砚加工产业,书写了乡村振兴的文化样板。

本视频拍摄于2021年1月2日山东省潍坊市老崖崮村。

红丝砚是主要以山东天然的红丝石为原料制作的石砚。

宋代杜绾在《云林石谱》中记载,“青州县红丝石产土中”;

清乾隆年间的《西清砚谱》中记,“红丝石出临朐”。

在历史上,红丝砚的开采点主要是青州黑山和临朐老崖崮。

壮山和黑山两地直线距离约20公里,两地所产之石色泽质地极为相似,系同出一脉。

黑山因石源枯竭,藏量甚少,现在红丝石多为壮山一带所产。

古代临朐县隶属青州府,所以又统称为青州红丝石。

与其他砚不一样的是,红丝石本身就是一种奇石,具有千变万化的独特纹理。

较高的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让红丝砚曾被称为古代四大名砚之首

但是到了明清时期,因为红丝石储量稀少,难于开采,不久便因石料绝迹盛极而衰。

直至七十年代,在临朐县老崖崮新坑发现了一种红丝石佳品。

1975年,尹杰出生于山东省临朐县冶源镇老崖崮村。

从那一刻起,他的生命就注定和这个地方结下不解之缘。

从小就生活在老崖崮村的尹杰,基于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为他提供了兴趣的源泉。

1992年初中毕业后,他就在老崖崮刻砚台的创立石坛学习和工作。

后又拜在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高星阳老师门下继续学习,到现在已有20多年了。

红丝砚始于石头,被刻刀雕刻勾勒,最后在磨砂中旋转成型。

如果要把一块天然朴实的石块,雕刻成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品,离不开一个人多年沉淀下的超水平的创作设计和雕刻功夫。

尹杰根据不同形状的砚石,注意款式的设计,选择不同的雕刻题材和装饰图案。

他制作的技艺大体分设计、裁料、雕刻、上蜡出光四个过程。

设计完整之后,把料切开,再用刀去刻;最后用水磨砂纸反复磨滑,使砚台手感光滑为止。

甚至为了能在砚台上刻出一手好字,他空闲时间天天练习书法。

看似简单的程序,背后却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延续与传承。

经过多年的钻研,尹杰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

从一个想法到一个图案,再做成一件砚台,里面凝聚了他的认识和思考,形成了既能完美阐释古代文人情怀,又展现出其不意的设计、高超精湛的技艺。

这几年,他陆续被评选为“工艺美术名人”“山东省制砚名家”“优秀工作者”等荣誉奖项。

尹杰二十五年如一日诠释着这种工匠精神,他的那份热忱,已经深深埋在心底。

2013年,青州红丝砚制作技艺被认定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机械生产冲击着手工砚台的制作,

再加上当地政府对红丝石开采的保护性措施,青州的“黑山”也已禁止开采,

要想大力发展红丝砚产业,其中的艰辛和不易可想而知。

红丝砚所面临的困难,是非遗传承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生存问题。

砚台做的再好,但没有人宣传,没有人关注,砚台就会卖不出去。

2014年,尹杰创建了润石阁个人工作室。

2017年,他又成立了山东晓润红丝砚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尹杰知道,只有靠自己来发展与推广,才有可能成为非遗传承持续发展的生命之源。

他毅然决然踏上了这条崎岖坎坷且充满孤独的道路,用一颗朴实上进的心,默默地努力着,立志要把这项非遗产业要完成全套的产业链。

千百年来,乡村文化作为我国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乡土、人文之美。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文化兴,乡村兴。没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

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乡村非遗伴随乡村传统文化日渐式微。

而尹杰,就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当代缩影,他凭着自己的坚持和勤劳,

带领着乡亲们在文化产业方面为家乡红丝砚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老崖崮村有近500户村民,如今从事与红丝砚相关行业的大约有二三百户。

作为临朐县的四大文化产业之一,全县从业人员达1000多人,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

人们惊讶于红丝砚的那份石质细腻,同时也感叹尹杰的那份持之以恒、艰苦奋斗的毅力。

尹杰本着一颗纯真火热的心,让非遗带动产业兴旺,壮大乡村经济,带动脱贫致富,探索出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