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阳茯砖茶:红色印记的传奇故事

发表时间: 2022-04-27 11:00

茯砖茶是红色的!不是汤色,是他有红色的烙印。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为策应东北军、西北军,阻止国民党武力解决西安事变的企图,地处西安附近的泾阳,迎来了贺龙带领的红军先头部队。1937年初,中国工农红军前敌指挥部在彭德怀、任弼时带领下,进驻泾阳县。


那个时期,泾阳茯砖茶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在清末更是造就了大批秦商,县内茶厂众多,茶号林立,各镇也多有分号。据时任红二方面军红六军团参谋长彭绍辉日记记载:石桥镇(今泾阳县桥底镇)街东西长约2里许,地势较平,该镇有三百家店铺,市面繁华。《泾阳县志》记载,1935年石桥与云阳、永乐、鲁桥并称泾阳四大集镇。这些集镇也是红军的主要驻扎地,云阳更是红军前敌指挥部、总政治部所在地。红军到来后,张学良、杨虎城二将军派人会同国民党县政府官员前来慰问,慰问品有猪肉、羊肉、面粉、布匹、兰烟、茯砖茶等。

在泾阳当地,茯砖茶是老百姓的日常口粮茶,在那个还没有发明蒸汽煮茶壶的年代,多以铁壶熬制,与甘肃的罐罐壶熬茶很类似。劳作一天的百姓晚上回家后,掰一块茯茶放进各式各样的铁壶内,加水放在炉上,饭后一碗茯茶消除了一天的疲惫,更是化解了在外面劳做时吃杂粮、喝生水积攒下的不适。自红军驻扎泾阳,到改编为八路军的数月时间里,在好客的泾阳人接待下,借住在百姓家的红军战士们,与老百姓一样,日常喝的也多是泾阳茯砖茶。

每天晚上,在或是参加了军事训练、或是上街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后回到住处在火旺旺的炉子上,总是有着一个冒着热气的大铁壶等着战士们,一口茯茶,驱散了冬日的严寒。1937年彭德怀回延安开会,带了一些泾阳茯砖茶给毛泽东。毛泽东一生嗜烟、喜茶,得知此茶是用湖南茶加工筑制而成之后,颠沛了大半个中国的他,感慨而又高兴的说:“很长时间没有喝到家乡的茶了,留下来尝尝”。品饮后,他连说:“好茶,好茶”。

1937年8月25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红军前敌指挥部改称八路军总指挥部。9月6日,在云阳镇和石桥镇三里村,八路军总部、115师一部和129师分别举行了抗日誓师大会后,八路军由这里踏上了抗日征程。泾阳茯砖茶也烙上了那段历史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