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泥石的全新玩法揭秘

发表时间: 2020-02-07 11:19

泥石是新疆特有的戈壁奇石,又称古陶石,形成于距今约一亿五千万年前的侏罗纪时代。因其形态古拙、质地细腻被奇石界誉之为“大漠瑰宝”。泥石属于沉积岩中的泥岩或泥沙岩,泥岩的形成是当时这里的湖泊中含有大量的泥沙和淤泥,由于湖水的消退和蒸发,湖水中的泥质细小颗粒物沉积而形成。

按理说泥石应该出现在河滩、海边,能出现在内陆、高原,只能说明这里曾经也是海洋,一些贝壳、鱼类的化石也印证了这一判断。泥石在广袤的戈壁滩上的数量极其稀少,估计一般比较松软的早已经被磨成粉尘了。在历史的长河里,能保存下来的都是精华。

在泥石中还有一类更为稀少的极品,那就是已经玉化了的泥石。我们都知道,用强光手电可以进行石头与玉石的区别鉴定,石头不透光,玉石透光,因为密度、品种的不同透光程度不同,像和田玉因为密度高、结构细腻致密,所以透光深度比较浅,像翡翠、宝石类的一般就相当通透了。

泥石的颜色一般多为青色、绿色、白色、黄色、黑色及一些上述颜色的过渡色。因为泥石的品质细腻、紧密,相对于玉石来说硬度较低,十分利于雕刻,比较容易雕刻出精美的把件,所以近几年深受雕刻师的喜爱。

新疆泥石的主要出产地有四处

一是哈密泥石坑。是新疆目前发现质地最好、产量最多的一处产地。距哈密市区以南90多公里的南湖戈壁深处,现哈若公路西边,被探石人称为“泥石坑”的地方。目前发现的一共有三个坑,呈三角形分布,相距各十公里左右,每个坑面积约20平方公里,其中二号坑面积最大,也是最早发现泥石的地方。这一区域主要出生、熟泥石;

二是鄯善南戈壁。分布在南戈壁彩石山一带,比较零散,距七克台200公里,是由七克台农民在本世纪初发现的,主要以黄泥石为主;

三是哈密南戈壁。主要分布在南湖煤矿周围,产量比较少,主要已彩泥石为主;

四是罗布湖。2006年几个哈密石农在罗布湖探石发现。产地距哈密400多公里,产量极少。其他在塔城、阿勒泰地区的戈壁上也有零星的泥石分布。新疆最早开发的是1998年发现于哈密“泥石坑”,1999年随着哈密奇石热的兴起而被大量开发。当时的哈密奇石爱好者看到它质地细腻,似淤泥沉积而成,故起名为泥石,并一直约定俗称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