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石绘:西瓜的甜美之旅

发表时间: 2017-03-09 18:35

昨天画了一个大黄香蕉,是依据石头的外形轮廓。今天咱们再来画一个水果,这种水果到了夏天先放到冰箱里冷冻两三个小时,乘着汗流浃背的时候拿出来吃,那简直就是上天的美味呀!我估计当年孙猴子在蟠桃园里大吃蟠桃的时候也就是这种畅快的感觉。好了,石头我提前找好了就是下面这块。

石头很粗,上面有密集的小窝窝,不过外形不错。

这是块象形石,根据石头的外形来确定画面内容,也就是常说的“依石定型而为画”。这种石头本身外形就相似于某类物体。比如圆的像皮球,椭圆的像鸡蛋,长条的像茄子等等。还有一种就是纹理石,石头外形很一般,但是上面的纹理纵横交织耐人寻味,结合纹理补充画面那就是点睛之笔了。这个难度比较高,需要发现美的眼睛和匠心独具的构思。

今天画的这块石头比较粗糙,不容易着色。好在丙烯颜料覆盖力强,可以多涂几遍。它的外形刚开始我认为特像一把沉香救母的开山斧,有势大力沉的气势。转眼一想,斧头没有斧头把,那就少了威风。再多瞧了几眼,哈哈……一块切开的西瓜牙儿!

想到就撸起袖子加油干!

1.铺底色。

西瓜牙儿的颜色基本就三个部分:

红色西瓜瓤:大红+水;

绿色西瓜皮:草绿+钛白+水;

中间的部分:钛白+草绿(就是白色里面透点绿,所以调色的时候草绿色不能加的太多。)

铺底色没有啥技巧,把颜色用水稀释后小笔刷来回刷匀就成。粗糙的石头第一遍干透之后可以刷第二遍,甚至第三遍。

底色用小笔刷分上中下三部分完成。

2.第二遍底色。

西瓜瓤与白色的衔接部分:钛白+大红+朱红,以钛白为主。其实就是过渡,让白色和红色自然衔接。不让看起来像塑料,多假!呵呵……这一步的西瓜瓤可以用大红+朱红,在西瓜瓤的边缘部分再加点白,呈现一种粉红色。

颜色上有轻微的过渡。

3.西瓜子的家。

西瓜子的家就是西瓜瓤上的小坑,看着有点复杂,其实很简单。

先用深红色画个瓜子的外形,在外形的边缘用朱红色+白勾边,里面再用笔尖沾白色点高光。画出来一个,其余的都雷同。


多点耐心,西瓜子的家就是简单复制粘贴……哈哈

4.安上西瓜子。

西瓜子长在小坑里。但不是所有的小坑都有西瓜子,只要几个就够了。

黑色西瓜子的外形有点像倒立的小枣核,要感觉像是插在小坑里,所以不能画的太大。顶端部位点白,点黄都可以呈现高光。

西瓜皮的处理:翠绿+草绿,两种颜色间隔涂色。笔上多留水,两种色可以相互交融。

西瓜子是整个画面的点睛之笔,所以外形和高光很重要。

5.细部调整,上架完成。

放到远处看看有不太满意的地方,可以略微补充调整。不能大刀阔斧地修改,不然你的辛苦就被你一个念头给毁了……

远看是西瓜,近看是石头;望瓜能解渴,石头也成画。

今天这节石头画比昨天的香蕉多了点步骤也多了点耐心,画完好有成就感。不说画的像不像,只要神似就行了。画画的本身就是个愉悦的过程,如同钓鱼钓的就是寂寞……嘿嘿!下次见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