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物志》中的书房雅趣:古代文人的折扇轻摇

发表时间: 2016-04-16 19:34

《长物志》(明)文震亨著,书成于崇祯七年(1621),共十二卷,分别为:室庐、花木、水石、禽鱼、书画、几塌、器具、衣饰、舟车、位置、蔬果、香茗。其内容涉及范围较广,依现代学科划分,可分为建筑、动物、植物、矿物、艺术、园艺、历史、造园等方面。《长物志》长期做为园林设计的典籍,因此以往对这本书的研究大多是从园林设计或建筑的角度进行考量的 ,因此多与《园治》进行比较。

很多文章认为“长物”即为多余之物

明人宋诩在《宋氏家规部》中称“长物”为:凡天地间奇物随时地所产、神秀所钟,或古有而今无,或今有而古无,不能尽知见之也。

文震亨取“长物”一词,意指多余之物,实际上书中所指又并非多余之物,而是生活中的必需品,不过这些物品非一般的物品,而是投射和沉积了文人的选择和品格意志之物。从生活的层面来看,它们大体上并非日常必需之物,器物不是作为生产之用,食物也不是果腹必需的粮食。这些物,在一开始归类时就没有放置在日常生活的范畴中,所以它们被称作“长物”——多余的物,或者说奢侈的物。说是无用,但一个时代的文人却要藉此建立起他们全部的精神生活。

文章中图片均来自互联网

扇 扇坠

扇,羽扇最古,然得古团扇雕漆柄为之,乃佳;他如竹篾、纸糊、竹根、紫檀柄者,俱俗。又今之折叠扇,古称“聚头扇”,乃日本所进,彼中今尚有绝佳者,展之盈尺,合之仅两指许,所画多作仕女、乘车、跨马、踏青、拾翠之状,又以金银屑饰地面,及作星汉人物,粗有形似,其所染青绿甚奇,专以空青、海绿为之,真奇物也。川中蜀府制以进御,有金铰藤骨、面薄如轻绡者,最为贵重;内府别有彩画、五毒、百鹤鹿、百福寿等式,差俗,然亦华绚可观;徽、杭亦有稍轻雅者;姑苏最重书画扇,其骨以白竹、棕竹、乌木、紫白檀、湘妃、眉绿等为之,间有用牙及玳瑁者,有员头、直根、绦环、结子、板板花诸式,素白金面,购求名笔图写,佳者价绝髙。其匠作则有李昭、李赞、马勋、蒋三、柳玉台、沈少楼诸人,皆高手也。纸敝墨渝,不堪怀袖,别装卷册以供玩,相沿既久,习以成风,至称为姑苏人事,然实俗制,不如川扇适用耳。扇坠宜用伽南、沉香为之,或汉玉小玦及琥珀眼掠皆可,香串、缅茄之属,断不可用。

清 象牙刻丹凤朝阳羽扇

清晚期 双面粤绣花鸟纹团扇

清代 竹刻留青花卉纹折扇

清 造办处扇坠

尖、齐、圆、健,笔之四徳,盖毫坚则尖;毫多则齐;用苘贴衬得法,则毫束而圆;用纯毫附以香狸、角水得法,则用久而健。此制笔之诀也。古有金银管、象管、玳瑁管、玻璃管、镂金、绿沈管,近有紫檀、雕花诸管,俱俗不可用,惟斑管最雅,不则竟用白竹。寻丈书笔,以木为管,亦俗,当以筇竹为之,盖竹细而节大,易于把握。笔头式须如尖笋;细腰、葫芦诸样,仅可作小书,然亦时制也。画笔,杭州者佳。古人用笔洗,盖书后即涤去滞墨,毫坚不脱,可耐久。笔败则瘗之,故云“败笔成冢”,非虚语也。

清 湘妃竹毛笔

墨之妙用,质取其轻,烟取其清,嗅之无香,磨之无声,若晋唐宋元书画,皆传数百年,墨色如漆,神气完好,此佳墨之效也。故用墨必择精品,且日置几案间,即样制亦须近雅,如朝官、魁星、宝瓶、墨玦诸式,即佳亦不可用。宣徳墨最精,几与宣和内府所制同,当蓄以供玩,或以临摹古书画,盖胶色已退尽,惟存墨光耳。唐以奚廷珪为第一,张遇第二。廷珪至赐国姓,今其墨几与珍宝同价。

乾道元年墨条

古人杀青为书,后乃用纸,北纸用横帘造,其纹横,其质松而厚,谓之“侧理”;南纸用竖帘,二王真迹,多是此纸。唐有硬黄纸,以黄蘖染成,取其辟蠧。蜀妓薛涛为纸,名“十色小笺”,又名蜀笺。宋有澄心堂纸,有黄白经笺,可揭开用;有碧云春树、龙凤、团花、金花等笺;有匹纸长三丈至五丈;有彩色粉笺及藤白、鹄白、蚕茧等纸。元有彩色粉笺、蜡笺、黄笺、花笺、罗纹笺,皆出绍兴;有白籙、观音、清江等纸,皆出江西;山斋俱当多蓄以备用。国朝连七、观音、奏本、榜纸,俱不佳,惟大内用细密洒金五色粉笺,坚厚如板,面砑光如白玉,有印金花五色笺,有青纸如段素,俱可宝。近吴中洒金纸、松江潭笺,俱不耐久,泾县连四最佳。高丽别有一种,以绵茧造成,色白如绫,坚韧如帛,用以书写,发墨可爱,此中国所无,亦奇品也。

清 玉版公兴号监制宣纸

砚以端溪为上,出广东肇庆府,有新旧坑、上下岩之辨,石色深紫,衬手而润,叩之清远,有重晕、青绿、小鸲鹆眼者为贵;其次色赤,呵之乃润;更有纹慢而大者,乃“西坑石”,不甚贵也。又有天生石子,温润如玉,磨之无声,发墨而不坏笔,真稀世之珍。有无眼而佳者,若白端、青绿端,非眼不辨;黑端出湖广辰、沅二州,亦有小眼,但石质粗燥,非端石也。更有一种出婺源歙山龙尾溪,亦有新旧二坑,南唐时开,至北宋已取尽,故旧砚非宋者,皆此石。石有金银星,及罗纹、刷丝、眉子,青黑者尤贵。黎溪石出湖广常徳、辰州二界,石色淡青,内深紫,有金线及黄脉,俗所谓“紫袍、金帯”者是。洮溪砚出陕西临洮府河中,石绿色,润如玉。衢砚出衢州开化县,有极大者,色黑。熟铁砚出青州。古瓦砚出相州。澄泥砚出虢州。砚之样制不一,宋时进御有玉台、凤池、玉环、玉堂诸式,今所称“贡砚”,世绝重之。以高七寸、阔四寸、下可容一拳者为贵,不知此特进奉一种,其制最俗。余所见宣和旧砚有绝大者,有小八棱者,皆古雅浑朴;别有圆池、东坡瓢形、斧形、端明诸式,皆可用。葫芦样稍俗;至如雕镂二十八宿、鸟、兽、龟、龙、天马,及以眼为七星形,剥落砚质、嵌古铜玉器于中,皆入恶道。砚须日涤,去其积墨败水,则墨光莹泽,惟砚池边斑驳墨迹,久浸不浮者,名曰“墨锈”,不可磨去。砚,用则贮水,毕则干之。涤砚用莲房壳,去垢起滞,又不伤砚。大忌滚水磨墨,茶酒俱不可,尤不宜令顽童持洗。砚匣宜用紫黑二漆,不可用五金,盖金能燥石。至如紫檀、乌木,及雕红、彩漆,俱俗不可用。

清代 云龙纹紫端砚台

印章

印章以青田石莹洁如玉,照之灿若灯辉者为雅;然古人实不重此,五金、牙、玉、水晶、木、石皆可为之,惟陶印则断不可用,即官、哥、冬青等窑,皆非雅器也。古鏒金、镀金、细错金银、商金、青绿、金、玉、玛瑙等印,篆刻精古,纽式奇巧者,皆当多蓄,以供赏鉴。印池以官、哥窑方者为贵,定窑及八角、委角者次之。青花白地、有盖、长样俱俗。近做周身连盖滚螭白玉印池,虽工致绝伦,然不入品。所见有三代玉方池,内外土锈血侵,不知何用,今以为印池,甚古,然不宜日用,仅可备文具一种。图书匣以豆瓣楠、赤水、椤木为之,方样套盖,不则退光素漆者亦可用,他如剔漆、填漆、紫檀镶嵌古玉,及毛竹攅竹者,俱不雅观。

清 田黄石、青田石印章

笔格

笔格虽为古制,然既用砚山,如灵璧、英石,峰峦起伏,不露斧凿者为之,此式可废。古玉有山形者,有旧玉子母猫,长六七寸,白玉为母,余取玉玷或纯黄、纯黑、玳瑁之类为子者;古铜有鏒金双螭挽格,有十二峰为格,有单螭起伏为格;窑器有白定三山、五山及卧花哇者,俱藏以供玩,不必置几砚间。俗子有以老树根枝,蟠曲万状,或为龙形,爪牙俱备者,此俱最忌,不可用。

明末清初 青白玉雕三狮戏球笔格

笔筒

笔筒,湘竹、栟榈者佳,毛竹以古铜镶者为雅,紫檀、乌木、花梨亦间可用,忌八棱菱花式。陶者有古白定竹节者,最贵,然艰得大者;冬青瓷细花及宣窑者,俱可用。又有鼓样、中有孔插笔及墨者,虽旧物,亦不雅观。

清·沈全林款竹雕白菜笔筒

镇纸

镇纸,玉者有古玉兔、玉牛、玉马、玉鹿、玉羊、玉蟾蜍、蹲虎、辟邪、子母螭诸式,最古雅。铜者有青绿虾蟆、蹲虎、蹲螭、眠犬、鎏金辟邪、卧马、龟、龙,亦可用。其玛瑙、水晶、官、哥、定窑,俱非雅器。宣铜马、牛、猫、犬、狻猊之属,亦有绝佳者。

清·铜瑞兽镇纸一组三件

压尺

压尺以紫檀、乌木为之,上用旧玉璏为纽,俗所称“昭文帯”是也。有倭人鏒金双桃银叶为纽,虽极工致,亦非雅物。又有中透一窍,内藏刀锥之属者,尤为俗制。

清 紫檀螭龙纹压尺

茶壶 茶盏

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供春”最贵,第形不雅,亦无差小者,时大彬所制又太小,若得受水半升,而形制古洁者,取以注茶,更为适用。其提梁、卧瓜、双桃、扇面、八棱细花、夹锡茶替、青花白地诸俗式者,俱不可用。锡壶有赵良璧者亦佳,然宜冬月间用。近时吴中归锡,嘉禾黄锡,价皆最高,然制小而俗。金银俱不入品。宣庙有尖足茶盏,料精式雅,质厚难冷,洁白如玉,可试茶色,盏中第一。世庙有坛盏,中有茶汤果酒,后有“金箓大醮坛用”等字者,亦佳。他如“白定”等窑,藏为玩器,不宜日用。盖点茶须熁盏令热,则茶面聚乳,旧窑器箓热则易损,不可不知。又有一种名“崔公窑”,差大,可置果实,果亦仅可用榛、松、新笋、鸡豆、莲实不夺香味者;他如柑、橙、茉莉、木樨之类,断不可用。

清 江案卿制供春套壶

香炉

三代、秦、汉鼎彝,及官、哥、定窑、龙泉、宣窑,皆以备赏鉴,非日用所宜。惟宣铜彝炉稍大者,最为适用;宋姜铸亦可,惟不可用神炉、太乙,及鎏金白铜双鱼、象鬲之类。尤忌者云间、潘铜、胡铜所铸八吉祥、倭景、百钉诸俗式,及新制建窑、五色花窑等炉。又古青绿博山亦可间用。木鼎可置山中,石鼎惟以供佛,余俱不入品。古人鼎彝,俱有底盖,今人以木为之,乌木者最上,紫檀、花梨俱可,忌菱花、葵花诸俗式。炉顶以宋玉帽顶及角端、海兽诸样,随炉大小配之,玛瑙、水晶之属,旧者亦可用。

王世襄藏“澹庵”冲天耳三足炉

手炉

手炉以古铜青绿大盆及簠簋之属为之,宣铜兽头三脚鼓炉亦可用,惟不可用黄白铜及紫檀、花梨等架。脚炉旧铸有俯仰莲坐细钱纹者;有形如匣者,最雅。被炉有香球等式,俱俗,竟废不用。

明 张鸣岐 编织纹手炉

香盒

香盒以宋剔盒色如珊瑚者为上,古有一剑环、二花草、三人物之说,又有五色漆胎,刻法深浅,随妆露色,如红花绿叶、黄心黑石者次之。有倭盒三子、五子者,有倭撞金银片者,有果园厂大小二种,底盖各置一厂,花色不等,故以一盒为贵。有内府填漆盒,俱可用。小者有定窑、饶窑蔗段、串铃二式,余不入品。尤忌描金及书金字,徽人剔漆并瓷盒,即宣成、嘉隆等窑,俱不可用。

明 剔红人物故事香盒

香筒

香筒旧者有李文甫所制,中雕花鸟、竹石,略以古简为贵;若太涉脂粉,或雕镂故事人物,便称俗品,亦不必置怀袖间。

清 竹诗文香筒

如意

如意,古人用以指挥向往,或防不测,故炼铁为之,非直美观而已。得旧铁如意,上有金银错,或隐或见,古色蒙然者,最佳。至如天生树枝竹鞭等制,皆废物也。

清 灵芝铁如意

花瓶

花瓶以古铜入土年久,受土气深,以之养花,花色鲜明,不特古色可玩而已。铜器可插花者:曰尊,曰罍,曰觚,曰壶,随花大小用之。瓷器用官、哥、定窑古胆瓶、一枝瓶、小蓍草瓶、纸槌瓶;余如暗花、青花、茄袋、葫芦、细口、匾肚、瘦足、药坛,及新铸铜瓶、建窑等瓶,俱不入清供,尤不可用者,鹅颈壁瓶也。古铜汉方瓶,龙泉、均州瓶,有极大高二三尺者,以插古梅,最相称。瓶中俱用锡作替管盛水,可免破裂之患。大都瓶宁瘦,无过壮,宁大,无过小,高可一尺五寸,低不过一尺,乃佳。

清中期 刻铜松鹤延年花瓶

琴为古乐,虽不能操,亦须壁悬一床;以古琴历年既久,漆光退尽,纹如梅花,黯如乌木,弹之声不沉者为贵。琴轸:犀角、象牙者雅。以蚌珠为徽,不贵金玉。弦用白色柘丝,古人虽有朱弦清越等语,不如素质有天然之妙。唐有雷文、张越;宋有施木舟;元有朱致远;国朝有惠祥、高腾、祝海鹤,及樊氏、路氏,皆造琴高手也。挂琴不可近风露日色,琴囊须以旧锦为之,轸上不可用红绿流苏,抱琴勿横,夏月弹琴,但宜早晚,午则汗易污,且太燥,脆弦。

唐 大圣遗音琴

琴台

琴台以河南郑州所造古郭公砖,上有方胜及象眼花者,以作琴台,取其中空发响,然此实宜置盆景及古石;当更制一小几,长过琴一尺,高二尺八寸,阔容三琴者为雅。坐用胡床,两手更便运动;须比他坐稍高,则手不费力。更有紫檀为边,以锡为池,水晶为面者,于台中置水蓄鱼藻,实俗制也。

清 柏木琴砖琴桌

书桌

书桌中心取阔大,四周镶边,阔仅半寸许,足稍矮而细,则其制自古。凡狭长混角诸俗式,俱不可用,漆者尤俗。

清 紫檀圆包圆书桌

台几

台几倭人所制,种类大小不一,俱极古雅精丽。有镀金镶四角者,有嵌金银片者,有暗花者,价俱甚贵。近时仿旧式为之,亦有佳者,以置尊彝之属,最古。若红漆狭小三角诸式,俱不可用。

明晚期 黄花梨台几

椅之制最多,曾见元螺钿椅,大可容二人,其制最古;乌木镶大理石者,最称贵重,然亦须照古式为之。总之,宜矮不宜高,宜阔不宜狭;其折叠单靠、吴江竹椅、专诸禅椅诸俗式,断不可用。踏足处,须以竹镶之,庶历久不坏。

黄花梨南官帽椅

佛厨 佛桌

佛厨佛桌用朱黑漆,须极华整而无脂粉气,有内府雕花者;有古漆断纹者,有日本制者,俱自然古雅。近有以断纹器凑成者,若制作不俗,亦自可用;若新漆八角委角,及建窑佛像,断不可用也。

明代 大黑漆榆木佛桌

今无剑客,故世少名剑,即铸剑之法亦不传。古剑铜铁互用,陶弘景《刀剑录》所载有:“屈之如钩,纵之直如弦,铿然有声者”,皆目所未见。近时莫如倭奴所铸,青光射人。曾见古铜剑,青绿四裹者,蓄之,亦可爱玩。

东周 嵌石铸铭青铜剑

文震亨介绍

文震亨,字启美,长洲人(今江苏苏州)。生于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卒于南明弘光元年(即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曾祖文徵明位列“明四家”。祖、父均在朝为官,其兄文震孟为天启二年殿试状元。文氏本人以诸生卒业于南京国子监,以琴、书誉满禁中,并于天启中,以恩贡出仕中书舍人。此后因明末的朋党之事饱受牵连。诗文书画,均能得其家传,对于文学、书画、音乐、造园等,均有素养。平时游园、咏园、画园,也在居家自造园林。“风姿韶秀,诗画咸有家风”。 画山水兼宗宋、元诸家,格韵兼胜。“试不利,遂弃科举,选声伎,调丝竹,放浪山水之间” 很快因为政治斗争,选择隐居,其“尚书王觉斯评价文氏两兄弟“湛持忧谗畏饥,而启美浮沉金马,吟咏徜徉,世无嫉者,由其处世固有道焉。” 文震亨也遭到阮大钺等的排挤。清军攻占苏州后,文震亨避居阳澄湖。当清军推行剃发令时,他“闻令,自投于河,家人救之,绝粒六日而死。遗书曰:‘我保一发,下觐祖宗;见曹无堕先志。’”在地方志人物传记材料中被归入“忠义”中。其仕途并不顺利,但因其家学传统在文化生活上面有一定造诣,同时因其殉节而死的结局,给人的印象大致是一个仕途不顺,幽居山水,不失传统士大夫气节的文人形象。享年61岁。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被追谥为“节憨”。文氏一声著述十分丰富,除《长物志》外,还有《金门集》、《土宝缘》、《一叶集》、《开读传信》、《载蛰》、《清瑶外传》、《武夷外语》、《文生小草》、《香草诗选》、《岱宗琐录》、《岱宗拾遗》、《新集》、《琴谱》、《怡老园集》、《香草沱前后志》、坟陶诗注》、《前东野语》、《株陵竹枝》、《清溪新咏》等 。

文化传承不是一个人的苦行,道路虽然幽远曲折,但我们一直在前行......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让折扇成为我们的“文化”

而不是博物馆里面的“文物”

如果您对公众号“文玩折扇”有好的建议和意见,请加微信号448199886,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