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玉:从“黄蜡石”到珍贵宝石的华丽蜕变

发表时间: 2020-10-30 15:49


玉出西方云之南,彩云之南。相信外地的很多朋友都听说过云南的玉石翡翠吧。


如果你去云南旅游,无论是自己组队,还是跟团旅游,那么你们的导游肯定会给你推荐翡翠玉器手镯这一类型的产品。


当然如果你对翡翠这一类型不感兴趣也没关系,因为你热情好客的导游还会拉你去买一种云南出产的“玉石”---黄龙玉



为什么会突然讲起了黄龙玉呢?

这是因为小编同志觉得黄龙玉的崛起是一个传奇故事,很多人并不知道其中缘由。


作为爱玉之人,也是很关注市场其他的动向,学习别人的成功经历,也是我们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讲讲“黄龙玉”的故事。


目前市场广泛认知的黄龙玉兴起于2004年,因其颜色艳丽,质地细腻,温润晶莹(与和田玉有的一拼),一上市便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迅速在龙陵、潞西、瑞丽、昆明、北京,广州等地掀起购买高潮,成为了国内价值增长最快的玉石种类。



为什么这种玉石能在十几年内就迎头赶上翡翠和田玉呢,小编跟大家接着说。


自2004年被珠宝市场所认同,尤其是被云南省观赏石协会定名为“黄龙玉”、经云南省制定了《黄龙玉分级》地方标准后,其市场价格迅速上升,甚至曾一度达到了“火爆”的程度,火爆到什么程度呢?小编这么跟大家说吧,只有好的宝石才有可能按照克数来标注价格,而在黄龙玉最火爆的的时候就是按照克数来标价。


这样的现象与翡翠、和田玉近年的市场表现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尽相同。


云南黄龙玉现象”,一时间引起了商界人士、专家学者、行业协会和收藏界的高度关切,褒贬之词随处可见,抑扬之意竟有很大差别。


明末,屈大均《广东新语》道,“一卷蒸栗,黄润多姿。老人所化,孺子其师。”说的正是黄龙玉的前身。尚未晋级为玉石开发的等级之前,黄龙玉仅为观赏石在民间转手,人称“黄蜡石”。



云南省龙陵县是黄龙玉的主产地,但黄龙玉的发现过程,是一个离奇的故事,要感谢广西人。


在2001年,云南保山龙陵县苏帕河上,修建了几座梯级电站,工人们要先将河水放干,然后再修筑堤坝。这些来自广西的工人在河道中发现了众多黄蜡石(在未正式定名之前,黄龙玉一直叫黄蜡石),敲开表皮,里面的“肉质”晶莹剔透,当时一些具有慧眼的商人将这种石头当成奇石收藏,并带到广西、广东等地,当做广西蜡石或广东蜡石出售。



直到2004年,一商人在滇西边城龙陵县龙新乡、象达乡、碧寨乡交界的小黑山自然保护区内偶得一方质地宝石,后请专家鉴别,得知为上好之玉,可与田黄媲美。


此后,“龙陵苏帕河出产黄色美玉”的神话不胫而走,一时间整个苏帕河及小黑山源头炸开了锅,从百人骚动引来千人沸腾,当地村民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家村头、河边和田里的石头,竟然如此值钱,于是能捡的就捡回家,捡完了就往地下挖。



2005至2006年,人们在龙陵小黑山一带疯狂挖采。据已有资料显示,2006年黄龙玉市场沸腾期,在小黑山非法开采、贩运黄龙玉的人员每天达5000人;2006年下半年,仅龙陵县一地黄龙玉每天的交易额达数百万元。


龙陵市场顿时乱象重生,2006年7月,小黑山矿山被封,黄龙玉被政府界定为国家稀缺资源。一纸公文发动了黄龙玉价格飙升的引擎。



上好的草皮料一度涨至万元一公斤。这一升势直到2008年春才略微收敛。


之后,走入新一轮上升漩涡,即便金融海啸来袭,黄龙玉也与世界经济的走向背道而驰,狠狠挂在了高位。


一路走至2010年5月,其价格才略微恢复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