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的瑰宝:历史名茶

发表时间: 2021-08-31 19:19

名山 名寺出名茶,名种 名树生名茶,名人 名家创名茶,名水 名泉衬名茶,名师 名技评名茶。很多名茶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经久不衰的名茶,既要有独特而优异的品质风格,还要有社会消费者的公认。所以,有些名茶只成为了某一历史的知名一时而已。

1/唐代名茶

唐代名茶有几十种,大部分是蒸青团饼茶,少量是散茶。代表有:

顾渚紫笋:又名顾渚茶,紫笋茶,产于湖州(现浙江长兴)。

寿州黄芽:又名霍山黄芽,产于寿州(现安徽霍山)。

阳羡茶:又名兴紫笋,产于常州(江苏宜兴)。

蒙顶石花:又名蒙顶茶,产于剑南雅州名山(现四川雅安蒙顶山)。

香雨:又名香山,产于夔州(现四川奉节 万县)。

峨眉白芽茶:产于湄洲峨眉山(现四川乐山)。

庐山茶:产于江州庐山(现江西庐山)。

2/宋代名茶

宋代名茶仍以蒸青团饼为主,翻新的龙凤团茶是当时贡茶的主体。当时斗茶之风盛行,促进了各茶区产地不断创新名茶,散芽茶类。代表茶有:

顾渚紫笋:又名顾渚茶,紫笋茶,产于湖州(现浙江长兴)。

普洱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集散地在普洱县。

阳羡茶:又名兴紫笋,产于常州(江苏宜兴)。

蒙顶茶:产于剑南雅州名山(现四川雅安蒙顶山)。

双井茶:又名洪州双井/双井白芽,产于分宁/洪州,属芽茶(散茶)。

方山露芽:产于云南昆明。

紫阳茶:产于陕西紫阳。

信阳茶:产于河南信阳。

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

洞庭茶:产于江苏苏州。

武夷茶:产于福建武夷山。


3/元代名茶

据元代《文献通考》记载,元代名茶主要有:

头金/骨金/次骨/末骨/粗骨:产于福州(现福建建瓯)和建州(现福建南平)。

大巴陵/小巴陵/开胜/开卷/小开卷/翎毛:产于岳州(现湖南岳阳)。

雨前/雨后/杨梅/草子/岳麓:产于荆湖(现湖北武昌至长沙一带)。

龙井茶:产于杭州,属散芽茶。

阳羡茶:产于江苏宜兴。

武夷茶:产于福建武夷山一带。

4/明代名茶

明代开始废除团茶兴盛散茶,所以炒青的散茶渐渐多了起来。代表名茶有:

顾渚紫笋:又名顾渚茶,紫笋茶,产于湖州(现浙江长兴)。

蒙顶石花/玉叶长春:产于剑南(现四川雅安蒙山)

碧涧/明月:产于鄂州(现湖北宜昌)

真香:产于巴东(现四川奉节东北)

阳羡茶:产于常州(现江苏宜兴)

武夷岩茶:产于福建崇安武夷山

歙县黄山:又名黄山云雾,产于安徽歙县/黄山。

云南普洱:产于云南西双版纳,集散地在普洱县。

西湖龙井:产于杭州。

5/清代名茶

在清王朝近300年的历史中,除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外,还发展了乌龙茶,也称青茶。代表茶有:

武夷岩茶:产于福建崇安武夷山,主要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都是有名的乌龙茶。

西湖龙井:产于浙江杭州,属扁形炒青绿茶。

普洱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集散地在普洱县。

祁门红茶:产于安徽祁门一带,属工夫红茶。

闽红工夫红茶:产于福建省。

婺源绿茶:产于江西婺源,属炒青眉茶。

六安瓜片:产于安徽六安,属单片形细嫩绿茶。

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苏州洞庭山,属炒青细嫩绿茶。

太平猴魁:产于安徽太平,属细嫩绿茶。

紫阳毛尖:产于陕西紫阳,属针形细嫩绿茶

老竹大方:产于安徽歙县,属扁形炒青绿茶。

信阳毛尖:产于河南信阳,属针形细嫩绿茶。

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君山,属针形黄芽茶。

安溪铁观音:产于福建安溪一带,属乌龙茶。

凤凰水仙:产于广东潮安,属乌龙茶。

莫干黄芽:产于浙江余杭,属细嫩绿茶。

九曲红梅:产于浙江杭州,属细嫩工夫红茶。

6/现代名茶

中国近现代名茶有数百种之多,根据历史分析,基本归为三类:

一部分属传统名茶。比如 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信阳毛尖/六安瓜片/君山银针/庐山云雾/峨眉竹叶青/云南普洱/白毫银针/白牡丹/安溪铁观音/凤凰水仙/武夷岩茶/祁门红茶等。

另一部分是在恢复的历史名茶。也就是说历史上曾有过名茶辉煌期,后未能持续生产或失传的,经过研究创新恢复原有的茶名。比如休宁松罗/敬亭绿雪/蒙顶甘露/阳羡黄芽/鹿苑毛尖/顾渚紫笋/金华举岩等。

最后一部分属于新创名茶。比如婺源茗眉/南京雨花茶/无锡毫茶/齐山翠梅/高桥银峰/峨眉毛峰/遵义毛峰等。

这些年,全国各茶区十分重视名茶的开发研究,加之消费群体需求的更新和一些制茶新工艺的出现,以及茶博会,展评会,品饮会等不同形式的会议,大大促进了中国名茶的发展,也推动了茶文化的交流和学习。希望我们共同进步,让传承继续,让创新不忘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