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石砚的前世今生:一段传世之宝的故事

发表时间: 2020-05-03 12:12


红丝石原石。

小时候我生长在湖南,在那里读到小学三年级,语文数学写字用的都是毛笔,还要配上一个圆圆的墨盒。

后来跟着爸妈回了山东老家,上学不写毛笔字,用的是铅笔,条件好的用钢笔。

记忆中不知道也没见过“砚台”这个东西。

红丝石泗水回归砚

恢复高考后,很多人知道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书法也是其中一项。现代社会的生活很多都是极其“方便”的,书法热并没有让文房四宝中的砚台重新回归,除了在一些历史影视剧中有使用砚台的画面,一些大书法家写字时用的都是塑料盆陶瓷盘。

红丝石泗水回归砚

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以传播延续,与文房四宝的使用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而其中的砚台更起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在文房四宝中,砚的历史最为悠久,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现代社会砚台虽然己退出“实用”舞台,但是仍然能成为文化艺术品。

红丝砚木质包装盒

历史上唐宋文化鼎盛时期,青州红丝砚,广东端砚,安徽歙砚,甘肃洮砚曾形成四大名砚,至明清时,青州红丝石因石材枯竭逐渐退出四大名砚,由山西澄泥砚补入。

红丝石因色红黄相间有红或黄的丝而得名,它以质地细腻温润色彩明亮华美纹理奇特多姿的特点曾为四大名砚之首

砚台是实用器具,也是用于收藏欣赏的精美工艺品。历史上文人雅土不仅用砚,也藏砚品砚赏砚论砚。

欧阳修在《砚谱》中介绍红丝砚,红丝砚须饮水乃发墨。

蔡襄品评红丝砚,唐彦猷以红丝石为天下第一石,有脂脉助墨光。

王辟之介绍红丝砚,得红丝石于黑山,琢为砚,红黄相参,纹如林木,或如月晕,或如山峰,或如云雾花卉。自有膏润泛墨色,覆之以匣,数日不干。唐作《砚录》品为第一。

苏轼介绍红丝砚,红丝砚发墨谓胜端则过。

米芾在砚史中介绍红丝砚,红丝石,作器甚佳,大抵色白而纹红者慢发墨,不可洗,必磨治之,纹理斑、石赤者不渍墨,发墨有光,而纹不大入看。

——以上内容摘自傅绍祥所著《红丝砚》

红丝石小料制作的小罐和镇纸。

自古至今,红丝石的开釆分别在山东的临朐和青州境内,分布在山脉中的深层岩石下,开采非常困难,这也是红丝砚历史上存世极少的原因。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根据日本客户的要求,红丝石重新得到开采,出口的红丝石砚台都以实用为主。

随着时代的发展,红丝砚已逐渐成为艺术品收藏品。

我是红丝石,关注我,了解更多。